数据库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保障数据安全的必需品 (数据库的法律保护)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数据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透过数据我们可以获取许多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因此数据被视为企业的重要资产,涉及到的信息种类也越来越广泛。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库知识产权的保护难度也越来越大,数据泄漏、盗取的情况日益增多。这也让数据库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成为现代社会信息安全的必需品。

数据库知识产权的概念

数据库知识产权是指与数据库有关的权利,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权以及出版、修改等权利。数据库知识产权是一种重要的、有价值的知识产权,也是企业和个人对自己信息的安全保护和利益维护的必需品。

数据库知识产权的保护形式

数据库知识产权的保护主要有两种形式:法律保护和技术保护。法律保护主要是依靠相关法律规定来保障数据库知识产权的权益,技术保护主要是依靠技术手段来限制或者防止数据被盗取。

1.法律保护

法律保护是对数据库知识产权权益进行全面、有效的维护。法律保护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为基础,另外还有专门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配套法律和条例来进行数据库知识产权的保护。

其中,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对于数据库的保护非常重要,该条例规定了对于计算机软件以及数据库进行维护的相关规定,禁止未经许可或者未授权的行为进行计算机软件或数据库的复制、传播、销售等行为。

2.技术保护

技术保护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来进行数据库知识产权的保护,如采用数据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安全访问控制技术等技术手段来增强数据库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靠性等特性。

其中,数据加密技术是最常用的数据安全保护技术之一,主要是通过算法将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并将原数据转化成密文,只有掌握密钥的人才能解密和访问数据。数字签名技术则是通过对数据进行数字化签名,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安全访问控制技术则是通过权限控制,对数据的访问进行限制,只有掌握访问许可的人才能进入数据库。

数据库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

在数据库知识产权的保护过程中,信息安全不断面临各种挑战。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迭代,黑客攻击手段也在不断升级,各类网络安全漏洞层出不穷。除此之外,恶意软件、网络钓鱼等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对数据库安全构成威胁。

解决数据库信息安全的挑战

面对不断升级的信息安全威胁,要保障数据库的信息安全,有关部门需要积极构建信息安全体系,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采用的技术、保护措施的清晰等。同时还需要加强数据库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依靠法律的支持和维护来保护数据库知识产权的权益。

数据库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可以保障数据的利益,增强数据安全性,并且防止知识产权被窃取、抄袭带来的损失。为了保护数据库的知识产权,防范各类信息安全攻击,必须借助法律保护和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策略来保障信息安全。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数据库的安全策略有哪些

计算机安全是当前信息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而数据库系统更是担负着存储和管理数据信息的任务,因而如何保证和加强其安全性,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热门课题。下面将讨论数据库的安全策略,并简单介绍各种策略的实现方案。

一、数据库的安全策略

数据库安全策略是涉及信息安全的高级指导方针,这些策略根据用户需要、安装环境、建立规则和法律等方面的限制来制定。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安全性策略主要是一些基本性安全的问题,如访问控制、伪装数据的排除、用户的认证、可靠性,这些问题是整个安全性问题的基本问题。数据库的安全策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数据库存在安全

数据库是建立在主机硬件、操作系统和网络上的系统,因此要保证数据库安全,首先应该确保数据库存在安全。预防因主机掉电或其他原因引起死机、操作系统内存泄漏和网络遭受攻击等不安全因素是保证数据库安全不受威胁的基础。

2.保证数据库使用安全

数据库使用安全是指数据库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其中,完整性既适用于数据库的个别元素也适用于整个数据库,所以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中完整性是主要的关心对象。保密性由于攻击的存在而变成数据库的一大问题,用户可以间接访问敏感数据库。最后,因为共享访问的需要是开发数据库的基础,所以可用性是重要的,但是可用性与保密性是相互冲突的。

二、数据库的安全实现

1.数据库存在安全的实现

正确理解系统的硬件配置、操作系统和网络配置及功能对于数据库存在安全十分重要。比如对于硬件配置情况,就必须熟悉系统的可用硬盘数量,每个硬盘的可用空间数量,可用的CPU数量,每个CPU的Cache有多大,可用的内存数量,以及是否有冗余电源等问题;对于操作系统,则应该周期性的检查内存是否有泄漏,根文件系统是否需要清理,重要的日志是否已经察看;对于网络就应该随时确保网络没有过载,网络畅通、网络安全是否得到保证等等。因为这一部分不是本文的重点,所以不再一一细述,总之,这三方面的安全运行是和维护数据库存在安全不可分割的。

2.数据库完整性的实现

数据库的完整性包括库的完整性和元素的完整性。

数据库的完整性是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和系统管理者的责任。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确保只有经批准的个人才能进行更新,还意味着数据须有访问控制,另外数据库系统还必须防范非人为的外力灾难。从操作系统和计算系统管理者的观点来看,数据库和DBMS分别是文件和程序。因此整个数据库的一种形式的保护是对系统中所有文件做周期性备份。数据库的周期性备份可以控制由灾祸造成的损失。数据库元素的完整性是指它们的正确性和准确性。由于用户在搜集数据、计算结果、输入数值时可能会出现错误,所以DBMS必须帮助用户在输入时能发现错误,并在插入错误数据后能纠正它们。DBMS用三种方式维护数据库中每个元素的完整性:通过字段检查在一个位置上的适当的值,防止输入数据时可能出现的简单错误;通过访问控制来维护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通过维护数据库的更改日志,记录数据库每次改变的情况,包括原来的值和修改后的值,数据库管理员可以根据日志撤消任何错误的修改。

3.数据库保密性的实现

数据库的保密性可以通过用户身份鉴定和访问控制来实现。

DBMS要求严格的用户身份鉴定。一个DBMS可能要求用户传递指定的通行字和时间日期检查,这一认证是在操作系统完成的认证之外另加的。DBMS在操作系统之外作为一个应用程序被运行,这意味着它没有到操作系统的可信赖路径,因此必须怀疑它所收的任何数据,包括用户认证。因此DBMS更好有自己的认证机制。

访问控制是指根据用户访问特权逻辑地控制访问范围和操作权限。如一般用户只能访问一般数据、市场部可以得到销售数据、以及人事部可以得到工资数据等。DBMS必须实施访问控制政策,批准对所有指定的数据的访问或者禁止访问。DBMS批准一个用户或者程序可能有权读、改变、删除或附加一个值,可能增加或删除整个字段或记录,或者重新组织完全的数据库。

4.数据库可用性的实现

数据库的可用性包括数据库的可获性、访问的可接受性和用户认证的时间性三个因素。下面解释这三个因素。

(1)数据的可获性

首先,要访问的元素可能是不可访问的。例如,一个用户在更新几个字段,其他用户对这些字段的访问便必须被暂时阻止。这样可以保证用户不会收到不准确的信息。当进行更新时,用户可能不得不阻止对几个字段或几个记录的访问通道,以便保证数据与其他部分的一致性。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如果正在更新的用户在更新进行期间退出,其他用户有可能会被永远阻止访问该记录。这种后遗症也是一个安全性问题,会出现拒绝服务。

(2)访问的可接受性

记录的一个或多个值可能是敏感的而不能被用户访问。DBMS不应该将敏感数据泄露给未经批准的个人。但是判断什么是敏感的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可能是间接请求该字段。一个用户也许请求某些包含敏感数据的记录,这可能只是由非敏感的特殊字段推出需要的值。即使没有明确地给出敏感的值,数据库管理程序也可能拒绝访问这样的背景信息,因为它会揭示用户无权知道的信息。

(3)用户认证的时间性

为了加强安全性,数据库管理员可能允许用户只在某些时间访问数据库,比如在工作时间。

关于数据库的法律保护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数据运维技术 » 数据库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保障数据安全的必需品 (数据库的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