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之环形链表分析(redis 环形链表)

Redis之环形链表分析

Redis是一个高性能的Key-Value数据库,它广泛应用于缓存、消息队列、计数器等方面,在Redis中,关键性能的优化方案之一就是采用环形链表(circular linked list)。

环形链表是一种特殊的链表,它的最后一个节点指向第一个节点,形成一个环状,如图所示:

![环形链表示意图](https://img-blog.csdn.net/20180115212237566?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3Nkbi5uZXQvcXVpemNoZW4yMDE3/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q/75)

环形链表具有循环访问的优势,每个节点都可以通过next指针遍历整个链表,因此在Redis的实现中,非常适合用来实现链表、队列等数据结构。

在Redis中,环形链表还提供了一些特殊的优化,包括对于新增和删除节点操作的特殊处理,减少了空间的浪费,提高了性能。

下面我们来看看Redis是如何实现环形链表的。

我们来看看链表节点的定义,Redis中定义了如下的链表节点:

typedef struct listNode {
struct listNode *prev;
struct listNode *next;
void *value;
} listNode;

– prev: 指向前一个节点的指针;

– next: 指向后一个节点的指针;

– value: 节点存储的值。

在Redis中,每个链表都有一个表头,它是一个特殊的节点,不存储任何值,它的prev指针指向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next指针指向第一个节点,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环形链表。

在对链表进行添加或删除操作时,Redis为链表新增或删除节点的操作,提供了特殊的函数。

以添加节点操作为例,Redis提供了以下函数:

listNode *listAddNodeHead(list *list, void *value) {
listNode *node;
if ((node = zmalloc(sizeof(*node))) == NULL)
return NULL;
node->value = value;
if (list->len == 0) {
list->tl = list->head = node;
node->prev = node->next = NULL;
} else {
node->prev = NULL;
node->next = list->head;
list->head->prev = node;
list->head = node;
}
list->len++;
return node;
}

该函数把新节点加到链表的头部。由于链表节点是环形的,所以当链表为空时,新节点既是头结点也是尾节点,而且前驱和后继都是NULL。其他情况下,新节点的前置结构指向NULL,后驱结构指向原头结点,原头结点的前置节点结构指向新节点,链表头结点更新为新节点。

类似的,Redis还提供了listAddNodeTl函数用于在链表的尾部添加节点,同时还提供了删除链表节点的函数。

Redis中使用环形链表来实现了多种数据结构,如列表、队列、栈等,从而大幅提高了性能,为Redis的高性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数据运维技术 » Redis之环形链表分析(redis 环形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