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Redis进行Key加锁的安全可靠性(redis给key加锁)

使用Redis进行Key加锁的安全可靠性

Redis作为一种高性能、非常灵活的NoSQL数据库,常常被用作分布式系统的数据缓存。在分布式系统中,经常需要实现一些基本的并发控制,如读、写、操作等。而在这些场景下,Redis的“Lock”(锁)功能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使其成为分布式系统中的一种有力工具。然而,针对Redis Lock实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开发人员需要特别关注和注意的问题。

Redis的Lock机制

Redis支持两种主要的Lock机制:单机Lock和分布式Lock。

1. 单机Lock

单机Lock是指将Lock作为Redis的一种数据类型,例如,在Redis的String类型中,可以通过SETNX命令(SET if Not eXists)实现Lock机制。

SETNX key value # 如果key不存在,则设置它的值为value,返回1为成功,0为失败。

当且仅当key不存在时,才执行SETNX操作,因此可以通过SETNX来实现Lock的基本功能。例如,使用以下代码实现单锁:

“`python

import redis

client = redis.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lock_key = ‘redis-lock’

if client.setnx(lock_key, 1):

# 设置锁成功

# TODO: 此处添加业务逻辑代码

client.delete(lock_key) # 释放锁

else:

# 锁已经被其他客户端占用

pass


这段代码先从Redis获取一个客户端,然后利用SETNX命令实现锁机制。如果SETNX返回1(锁成功),则执行业务代码,最后删掉锁;如果SETNX返回0(锁失败),则说明锁被其他客户端占用。

但是,这种Lock机制存在一个问题:由于Redis的单机模式下,有可能出现硬件故障或网络抖动等问题,从而导致Redis内存中的数据丢失或不一致的情况。如果在此期间一个客户端拿到了Lock,但由于Redis服务器出现问题而没有成功删除锁,那么会导致其他客户端无法使用该Lock而陷入死锁。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设置锁的过期时间:

```python
if client.setnx(lock_key, 1):
client.expire(lock_key, 10) # 设置锁的过期时间,10秒
# TODO: 此处添加业务逻辑代码
client.delete(lock_key) # 释放锁
else:
# 锁已经被其他客户端占用
pass

这里通过expire命令设置锁的过期时间为10秒,从而避免单点故障的情况。当锁的持有时间超过10秒时,Redis会自动删除该锁。

2. 分布式Lock

分布式Lock是指通过Redis的分布式功能,实现Lock机制的共享功能。在分布式情况下,单机Lock的机制显然不再适用。Redis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可靠的分布式Lock机制——RedLock算法。该算法的基本假设是:为了成功获取Lock,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在大部分Redis节点上(N/2+1)获取到锁;

2. 获取锁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固定的超时时间。

RedLock算法的基本实现流程如下:

1. 获得当前时间戳timestamp;

2. 尝试在多个Redis实例上获取锁(SETNX);

2.1 如果在大部分实例上设置成功,且在超时时间内达到大多数获取成功,则认为获取锁成功,并返回当前时间戳timestamp;

2.2 否则,立即在所有Redis实例上执行删除锁操作;

3. 判断是否超时,如果没有超时,则释放锁。否则,当前获取锁失败。

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以下Python代码:

“`python

import redis

class RedLock:

# 构造函数,usr: Redis服务器连接的配置列表,例如:[{“host”: “127.0.0.1”, “port”: 6379, “db”: 0}]

def __init__(self, usr):

self.getRedInst(usr)

# 获取Redis服务器连接池

def getRedInst(self, cfg):

self.redis_inst = []

for c in cfg:

self.redis_inst.append(redis.Redis(host=c[‘host’], port=c[‘port’], db=c[‘db’]))

# 获取锁

def lock(self, key, ttl):

q = len(self.redis_inst)

retry = 3

while retry > 0:

start = int(round(time.time() * 1000)) # ms

n = 0

for red in self.redis_inst:

if red.set(key, 1, nx=True, px=ttl):

n += 1

elapsed = int(round(time.time() * 1000)) – start # ms

drift = int(ttl * 0.01) + 2

valid = elapsed

if n >= (q / 2 + 1) and valid:

return True

else:

for red in self.redis_inst:

red.delete(key)

cnt += 1

time.sleep(0.1) # sleep for a while

return False

# 释放锁

def unlock(self, key):

for red in self.redis_inst:

red.delete(key)


这个RedLock类实现了分布式的Lock机制。它先从一个Redis服务器连接列表中获取Redis实例,然后运用RedLock算法来获取和释放分布式锁。Lock和Unlock方法分别封装了获取和释放分布式锁的实现代码,其中使用了redis实例中set方法的nx、px参数的含义,分别为:nx=True,表示set操作在key不存在时才执行;px=ttl,表示设置key的过期时间为指定值。

Lock和Unlock方法的实现,十分简单明了,适合于快速集成或扩展,开发者可以直接调用这两个方法来实现分布式锁。

总结

通过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在单机和分布式Lock实现的过程中,都需要开发者思考这两种Lock机制背后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在实现Lock的过程中,常常遭遇多个问题,如死锁、污染问题、宕机问题等,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场景,选择最适合的Lock机制,并结合实际业务场景,增强分布式锁的安全可靠性。

数据运维技术 » 使用Redis进行Key加锁的安全可靠性(redis给key加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