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缓存击穿构建伪代码防护(redis缓存击穿伪代码)

Redis缓存击穿:构建伪代码防护

缓存击穿是指在高并发场景下,缓存中不存在该数据,而用户同时来请求这个数据,导致造成大量请求集中于数据库,造成短时间内的访问压力骤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介绍Redis缓存击穿的概念和如何采用伪代码进行预防。

什么是Redis缓存击穿?

当用户访问一个缓存中不存在的数据时,请求会穿过缓存,直接请求到数据库,而数据库往往没有足够的处理能力支撑大量并发查询请求,导致数据库短时间内被过多的请求压垮。这种情况就被称为缓存击穿。

常规预防方法

常规解决缓存击穿的方法是使用互斥锁,在查询缓存值时,先获取互斥锁,然后再到缓存中查询,如果缓存中存在,直接返回缓存值,如果不存在,则查询数据库,并将得到的数据写入到缓存中。通过加锁的方式可以保证并发查询的安全性。

但是互斥锁的缺点在于,每次查询都需要先获取锁,如果高并发的情况下,锁的争抢反而会造成更严重的性能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伪代码来避免这个问题。

伪代码防护

我们通过伪代码结合Redis的原子操作来实现缓存防护。以下是整个思路的步骤:

1. 获取数据时判断是否过期

2. 如果过期则立即返回,不需要查询数据库

3. 如果未过期,则通过原子操作获取锁

4. 如果获取锁成功,则查询查询缓存

5. 如果缓存中存在该数据,则直接返回

6. 如果不存在,则查询数据库,并写入到redis缓存中

伪代码如下:

“`Java

//设置缓存过期时间为10s

static int cacheTTL = 10;

static Object get(String key) {

Object value = Redis.get(key);

if (value == null) {

//缓存失效,直接返回

return null;

}

//获取锁

if (Redis.setnx(key+”:lock”,1,cacheTTL)==1) {

try {

//再次查询缓存

value = Redis.get(key);

if (value == null) {

//查询数据库

value = DB.get(key);

//保存到缓存

Redis.set(key, value, cacheTTL);

}

} finally {

//释放锁

Redis.del(key+”:lock”);

}

} else {

//等待其他线程操作完成,重新查询缓存

Thread.sleep(1000);

value = Redis.get(key);

if (value == null) {

//查询数据库

value = DB.get(key);

//保存到缓存

Redis.set(key, value, cacheTTL);

}

}

return value;

}


通过使用伪代码,我们通过原子操作,避免了使用锁的情况下,解决了缓存击穿的性能问题。当多个请求同时请求一个不存在的缓存项时,只有一个请求会查询数据库,并将查询结果缓存到Redis中,其他请求在等待一段随机时间(1秒以内),再次查询即可得到缓存值。

结论

缓存击穿其实是很常见的一种问题,而多个请求同时请求一个不存在的缓存项,导致数据库的并发读写压力骤增,也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通过伪代码的方式,我们可以在不使用互斥锁的情况下,有效地解决Redis缓存击穿问题,减轻数据库的压力,提升系统的并发性能。

数据运维技术 » Redis缓存击穿构建伪代码防护(redis缓存击穿伪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