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缓存雪崩原理及预防措施(redis雪崩击穿原理)

缓存雪崩是指一瞬间缓存服务器由于大量缓存失效而引发的一种极端情况。在当今大数据时代,缓存雪崩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就介绍Redis缓存雪崩的原理及预防措施。

Redis雪崩的原理,主要是由于缓存服务器中缓存失效过多引起的,由于缓存服务器很容易丢失大量缓存,短时间内将会导致高流量下极大的请求量转转向数据库,从而导致数据库压力大,最终出现雪崩。

Redis缓存雪崩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 分散缓存服务器:将Redis服务器部署到多台服务器上,将缓存数据分散到不同的服务器上,这样当24小时自动清理缓存的情况时,缓存空间即使全部失效,也能让负载均衡平滑,最终避免出现雪崩现象。

* 采用缓加载和定期刷新缓存策略:原来的一次加载缓存的策略,现在可以改成缓加载和定期刷新缓存,这样缓存更新就分散到多个小时中去,能更切实的预防雪崩现象。

//缓加载和定期刷新缓存策略
val key = “user_info”
val value = getUserInfoFromDatabase(key)
val expire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1000 + 30*60) //缓存30分钟

//缓存
redis.set(key,value,expireTime);
//定期刷新缓存
setInterval(() => {
let value = getUserInfoFromDatabase(key)
let expire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1000 + 30*60)
redis.set(key,value,expireTime);
}, 10*60*1000) //每10分钟刷新一次

* 使用缓存池:为了减少缓存的雪崩现象,可以采取把相同数据放在一个缓存池中。这样当部分缓存失效时,会自动更新到另外一部分缓存中,从而抵消缓存雪崩现象。

// 使用缓存池
const pool = new RedisPool(10) // 创建10个缓存实例

pool.set('key', 'value', (err) => {
if(!err) {
console.log('缓存成功')
} else {
console.log('缓存失败')
}
})

pool.get('key', (err, value) => {
if(!err) {
console.log(`获取缓存:${value}`)
} else {
console.log('获取缓存失败')
}
})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Redis缓存雪崩,保证数据的正常运行。


数据运维技术 » Redis缓存雪崩原理及预防措施(redis雪崩击穿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