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fd_set结构体在Linux中的使用方法 (fd_set结构体linux)

在Linux中,网络编程经常会涉及到fd_set结构体的使用。该结构体是操作系统提供的一种数据类型,主要用于描述一组文件描述符,可以在同一个数组中同时存放多个文件描述符。在本文中,我们将。

一、fd_set结构体的定义

fd_set结构体是Linux系统中的一个数据类型,定义在头文件中:

typedef struct fd_set {

__fd_mask fds_bits[__FD_SETSIZE / __NFDBITS];

} fd_set;

其中,__fd_mask和__FD_SETSIZE是系统定义的宏,__NFDBITS是一个数值常量。fds_bits数组是一个位向量,存放的是文件描述符的状态。

二、函数分析

1、FD_ZERO(fd_set *set)函数

FD_ZERO函数用于清空fd_set结构体的所有元素,即将每个元素都设置为0。函数原型如下:

int FD_ZERO(fd_set* set);

参数set是一个指向fd_set结构体的指针,返回值为0表示清空成功,-1表示失败。

2、FD_SET(int fd, fd_set *set)函数

FD_SET函数用于将文件描述符fd添加到fd_set结构体set中。函数原型如下:

void FD_SET(int fd, fd_set* set);

参数fd是待添加的文件描述符,set是指向保存文件描述符的fd_set结构体的指针。FD_SET函数将fd文件描述符添加到set中,以便进一步使用。如果fd失败或者已经存在于set中,将不做任何改变。

3、FD_CLR(int fd, fd_set *set)函数

FD_CLR函数用于将文件描述符fd从fd_set结构体set中删除。函数原型如下:

void FD_CLR(int fd, fd_set* set);

参数fd是待删除的文件描述符,set是指向保存文件描述符的fd_set结构体的指针。FD_CLR函数将fd文件描述符从set中删除,以便进一步使用。如果fd不在fd_set结构体中,FD_CLR函数将不做任何改变。

4、FD_ISSET(int fd, fd_set *set)函数

FD_ISSET函数用于判断文件描述符fd是否在fd_set结构体set中。函数原型如下:

int FD_ISSET(int fd, fd_set* set);

参数fd是待判断的文件描述符,set是指向保存了文件描述符的fd_set结构体的指针。FD_ISSET函数将会检测fd是否在set中,如果存在则返回1,不存在则返回0。

三、使用示例

为了更好地展示fd_set结构体的用法,我们在此列举一个简单的程序示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LINE 1024

#define LISTENQ 5

int m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listenfd, connfd;

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cliaddr;

socklen_t clilen;

char buf[MAXLINE];

int i, maxi, maxfd, sockfd;

int nready, client[FD_SETSIZE];

fd_set rset, allset;

/* 创建监听套接字 */

listen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设置套接字地址重复利用 */

int optval = 1;

setsockopt(listenfd, SOL_SOCKET, SO_REUSEADDR, (const void *)&optval, sizeof(int));

/* 绑定套接字地址 */

bzero(&servaddr, sizeof(servaddr));

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addr.sin_port = htons(9938);

bind(listenfd, (struct sockaddr*)&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监听 */

listen(listenfd, LISTENQ);

maxfd = listenfd;

maxi = -1;

for (i = 0; i

client[i] = -1;

}

FD_ZERO(&allset);

FD_SET(listenfd, &allset);

while (1) {

rset = allset;

nready = select(maxfd + 1, &rset, NULL, NULL, NULL);

if (FD_ISSET(listenfd, &rset)) {

clilen = sizeof(cliaddr);

connfd = accept(listenfd, (struct sockaddr *)&cliaddr, &clilen);

for (i = 0; i

if (client[i]

client[i] = connfd;

break;

}

}

if (i == FD_SETSIZE) {

fprintf(stderr, “too many clients”);

exit(1);

}

FD_SET(connfd, &allset);

if (connfd > maxfd) {

maxfd = connfd;

}

if (i > maxi) {

maxi = i;

}

if (–nready

continue;

}

}

for (i = 0; i

if ((sockfd = client[i])

continue;

}

if (FD_ISSET(sockfd, &rset)) {

if ((n = read(sockfd, buf, MAXLINE)) == 0) {

/* connection closed by client */

close(sockfd);

FD_CLR(sockfd, &allset);

client[i] = -1;

} else {

write(sockfd, buf, n);

}

if (–nready

break;

}

}

}

}

}

该程序实现了一个简单的echo服务器,其具体实现如下:

① 创建一个监听套接字。

② 绑定套接字地址。

③ 监听套接字。

④ 初始化一个fd_set结构体,将监听套接字添加到其中。

⑤ 循环调用select函数,等待连接请求或客户端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windows select模型 和linux的区别

windows select模型

在widows下提供了众多非阻塞的I/O模型,如select、WSAAsyncSelect、WSAEventSelect、overlapped、completion port,其中IO completion port(IOCP)提供了较好的伸缩性,在windows应用比较广泛

说明:而select模型主要是解决在单一线程模式下只能处理一个套接字的问题,这样可以避免线程膨胀问题,但是。。。下面看完原型再讲起不足之处

select模型:winsock库主要有两个版本,这里主要以winsock2版本为说明,select模型

int select(int nfds,fd_set* readfds,fd_set* writefds,fd_set* exceptfds,const struct timeval* timeout);

其实主要是两者采用的标准一致,所以接口基本跟linux一致,不过nfds在windows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主要是为了兼容其他版本

处理过程:假设以read为例,在这里windows主要是先将套接字s添加到readfds中,然后等待select函数返回,在select函数里面会移除没有未决的

I/O操作的套接字句柄,即已经处理过的IO套接字句柄,然后看s是信销前否认仍然还是readfs中,在就说明s可读了,但是这里面可读,不滑清一定有数据

有几种情况都会引发:数据可读、连接关闭/重启/中断、监听套接字被调用,此时还有连接未决,accept函数接受新的套接字成功

不足:其实添加到fd_set套接字数量是有限制的,winsock2.h定义的64,自定义也不超过1024,因为值太大,会对服务器的性能有影响,更高的就是可伸缩的IOCP

linux select模型

其实原理跟windows是差不多的,只是处理过程在底层上有点区别

模型:int select(int maxfd,fd_set*readfds,fd_set* writefds,fd_set*exceptfds,const struct timeval*timeout)

这里主要是maxfd,文件描述符的范围,比待检测的更大文件描述符大1

处理过程:也是先将监控的文件添加到文件描述符中,调用select监控,判断文件是否发生变化,但是在底层调用的确是poll方法;首先使用poll_wait将等待队列添加到poll_table中,返回描述符的掩码

poll原型:unsigned int (*poll)(struct file*filp,poll_wait* wait)

看如下一个简单的处理过程

unsigned int mem_poll(struct file *filp, poll_table *wait)

{

struct mem_dev *dev = filp->private_data;

unsigned int mask = 0;

/*将等待队列添加到poll_table */

poll_wait(filp, &dev->inq, wait);

if (have_data)

mask |= POLLIN | POLLRDNORM; /* readable */

return mask;

}

在这里只是添加队列,返回可读可写的掩码,真正阻塞的不是这里,是在do_select(…)函数中,在linux内核fs/select.c里面

int do_select(int n, fd_set_bits *fds, struct timespec *end_time)这个函数

if (file) {

f_op = file->f_op;

mask = DEFAULT_POLLMASK;

if (f_op && f_op->poll) {

wait_key_set(wait, in, out, bit);

mask = (*f_op->poll)(file, wait);

}

这里面是先判断文件存在,然后读取你自己定义的操作设备I/O的f_op函数斗盯,这里有一个默认的mask,接着才判断然后返回描述符mask = (*f_op->poll)(file, wait);用于区分当前哪个被触发了;接着判断f_op&f_op->poll在这里我们默认定义了poll函数,所以这里会进入此判断语句,mask = (*f_op->poll)(file, wait);这个就是调用默认的poll函数进行处理,关键的是如何区分不同的读、写、异常过程?

(mask & POLLIN_SET) && (in & bit),这里面就是对当前的可读、写、异常的&&过程,就是为了判断和区分当前的套接字只是某一个具体的fd_set下;当然某一个套接字也可能同时在可读可写里面,这时候两个会进行判断。

if (retval || timed_out || signal_pending(current))

break;

上面的retval如果为0,且其他也不满足就会导致空循环状态,就处于阻塞状态了

关于Linux下的select/epoll

select这个系统调用的原型如下

之一个参数nfds用来告诉内核

要扫描的socket fd的数量+1

,select系统调用更大接收的数量是1024,但是如果每次都去扫描1024,实际上的数量并不多,则效率太低,这里可以指定需要扫描的数量。

更大数量为1024,如果需要修改这个数量,则需要重新编译Linux内核源码。

第2、3、4个参数分别是readfds、writefds、exceptfds,传递的埋明参数应该是fd_set 类型的引用,内核会检测每个socket的fd,

如果没有读事件,就将对应的fd从第二个参数传入的fd_set中移除,如果没有写事件,就将对应的fd从第二个参数的fd_set中移除,如果没有异常事件,就将对应的fd从第三个参数的fd_set中移除

。这里我们应该

要将实际的readfds、writefds、exceptfds拷贝一份副本传进去,而不是传入原引用,因为如果传递的是原引用,某些socket可能就已经丢失

最后一个参数是等待时间,

传入0表示非阻塞,传入>0表示等待一定时间,传入NULL表示阻塞,直到等到某个socket就绪

FD_ZERO()这个函数将fd_set中的所有bit清0,一般用来进行初始化等。

FD_CLR()这个函数用来将bitmap(fd_set )中的某个bit清0,在客户端异常退出时就会用到这个函数,将fd从fd_set中删除。

FD_ISSET()用来判断某个bit是否被置1了,也就是判断某个fd是否在fd_set中。

FD_SET()这个函数用来将某个fd加入fd_set中,当客户端新加入连接时就会使用到这个函数。

epoll_create系统调用用来创建epfd,会在开辟一块内存空间(epoll的结构空间)。size为epoll上能关注的更大描述符数,不够会进行扩展,size只要>0就行,早期的设计size是固定大小,但是现在size参数没什么用,会自动扩展。

返回值是epfd,如果为-1则说明创建epoll对象失败

之一个参数epfd传入的就是epoll_create返回的epfd。

第二个参数传入对应操作的宏,包括

增删改(EPOLL_CTL_ADD、EPOLL_CTL_DEL、EPOLL_CTL_MOD)

第三个参数传入的是

需要增删改的socket的fd

第四个参数传入的是

需要操作的fd的哪些事件

,具体的事件可以看后续。

返回值是一个int类型,如果为-1则说明操作失败

之一个参数是epfd,也就是epoll_create的返回值。

第二个参数是一个epoll_event类型的指针,也就是传入的是一个数组指针。

内核会将就绪的socket的事件拷贝到这个数组中,用户可以根据这个数组简销拿到事件和消息等

第三个参数是maxevents,传入的是

第二个参数的数组的容量

第四个参数是timeout,

如果设为-1一直阻塞直到有就绪数据为止,如果设为0立即返回,如果>0那么阻塞一段时间

返回值是一个int类型,也就是就绪的socket的事件的数量(内核拷贝给用户的events的元素的数量),通过弯咐告这个数量可以进行遍历处理每个事件

一般需要传入 ev.data.fd 和 ev.events ,也就是fd和需要监控的fd的事件。事件如果需要传入多个,可以通过按位与来连接,比如需要监控读写事件,只需要像如下这样操作即可: ev.events=EPOLLIN | EPOLLOUT 。

LT(水平触发),

默认

的工作模式,

事件就绪后用户可以选择处理和不处理,如果用户不处理,内核会对这部分数据进行维护,那么下次调用epoll_wait()时仍旧会打包出来

ET(边缘触发),事件就绪之后,

用户必须进行处理

,因为内核把事件打包出来之后就把对应的就绪事件给清掉了,

如果不处理那么就绪事件就没了

。ET可以减少epoll事件被重复触发的次数,效率比LT高。

如果需要设置为边缘触发只需要设置事件为类似 ev.events=EPOLLIN | EPOLLET 即可

select/poll/epoll是nio多路复用技术,

传统的bio无法实现C10K/C100K

,也就是无法满足1w/10w的并发量,在这么高的并发量下,在进行上下文切换就很容易将服务器的负载拉飞。

1.将fd_set从用户态拷贝到内核态

2.根据fd_set扫描内存中的socket的fd的状态,时间复杂度为O(n)

3.检查fd_set,如果有已经就绪的socket,就给对应的socket的fd打标记,那么就return 就绪socket的数量并唤醒当前线程,如果没有就绪的socket就继续阻塞当前线程直到有socket就绪才将当前线程唤醒。

4.如果想要获取当前已经就绪的socket列表,则还需要进行一次系统调用,使用O(n)的时间去扫描socket的fd列表,将已经打上标记的socket的fd返回。

CPU在同一个时刻只能执行一个程序,通过RR时间片轮转去切换执行各个程序。没有被挂起的进程(线程)则在工作队列中排队等待CPU的执行,将进程(线程)从工作队列中移除就是挂起,反映到Java层面的就是线程的阻塞。

什么是中断?当我们使用键盘、鼠标等IO设备的时候,会给主板一个电流信号,这个电流信号就给CPU一个中断信号,CPU执行完当前的指令便会保存现场,然后执行键盘/鼠标等设备的中断程序,让中断程序获取CPU的使用权,在中断程序后又将现场恢复,继续执行之前的进程。

如果之一次没检测到就绪的socket,就要将其进程(线程)从工作队列中移除,并加入到socket的等待队列中。

socket包含读缓冲区+写缓冲区+等待队列(放线程或eventpoll对象)

当从客户端往服务器端发送数据时,使用TCP/IP协议将通过物理链路、网线发给服务器的网卡设备,网卡的DMA设备将接收到的的数据写入到内存中的一块区域(网卡缓冲区),然后会给CPU发出一个中断信号,CPU执行完当前指令则会保存现场,然后网卡的中断程序就获得了CPU的使用权,然后CPU便开始执行网卡的中断程序,将内存中的缓存区中的数据包拿出,判断端口号便可以判断它是哪个socket的数据,将数据包写入对应的socket的读(输入)缓冲区,去检查对应的socket的等待队列有没有等待着的进程(线程),如果有就将该线程(进程)从socket的等待队列中移除,将其加入工作队列,这时候该进程(线程)就再次拥有了CPU的使用权限,到这里中断程序就结束了。

之后这个进程(线程)就执行select函数再次去检查fd_set就能发现有socket缓冲区中有数据了,就将该socket的fd打标记,这个时候select函数就执行完了,这时候就会给上层返回一个int类型的数值,表示已经就绪的socket的数量或者是发生了错误。这个时候就再进行内核态到用户态的切换,对已经打标记的socket的fd进行处理。

将原本1024bit长度的bitmap(fd_set)换成了数组的方式传入

,可以

解决原本1024个不够用的情况

,因为传入的是数组,长度可以不止是1024了,因此socket数量可以更多,在Kernel底层会将数组转换成链表。

在十多年前,linux2.6之前,不支持epoll,当时可能会选择用Windows/Unix用作服务器,而不会去选择Linux,因为select/poll会随着并发量的上升,性能变得越来越低,每次都得检查所有的Socket列表。

1.select/poll每次调用都必须根据提供所有的socket,然后就

会涉及到将这个从用户空间拷贝到内核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很耗费性能

。但是

其实每次的socket的变化也许并不大,也许就1-2个socket

,但是它会全部进行拷贝,全部进行遍历一一判断是否就绪。

2.select/poll的返回类型是int,只能代表当前的就绪的socket的数量/发生了错误,

如果还需要知道是哪些socket就绪了,则还需要再次使用系统调用去检查哪些socket是就绪的,又是一次O(n)的操作,很耗费性能

1.epoll在Kernel内核中存储了对应的数据结构(eventpoll)。我们可以

使用epoll_create()这个系统调用去创建一个eventpoll对象

,并返回eventpoll的对象id(epfd),eventpoll对象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需要处理的正在监听的socket_fd列表(红黑树结构)、socket就绪列表以及等待队列(线程)。

2.我们可以使用epoll_ctl()这个系统调用对socket_fd列表进行CRUD操作,因为可能频繁地进行CRUD,因此

socket_fd使用的是红黑树的结构

,让其效率能更高。epoll_ctl()传递的参数主要是epfd(eventpoll对象id)。

3.epoll_wait()这个系统调用默认会

将当前进程(线程)阻塞,加入到eventpoll对象的等待队列中,直到socket就绪列表中有socket,才会将该进程(线程)重新加入工作队列

,并返回就绪队列中的socket的数量。

socket包含读缓冲区、写缓冲区和等待队列。当使用epoll_ctl()系统调用将socket新加入socket_fd列表时,就会将eventpoll对象引用加到socket的等待队列中,

当网卡的中断程序发现socket的等待队列中不是一个进程(线程),而是一个eventpoll对象的引用,就将socket引用追加到eventpoll对象的就绪列表的尾部

。而eventpoll对象中的等待队列存放的就是调用了epoll_wait()的进程(线程),网卡的中断程序执行会将等待队列中的进程(线程)重新加入工作队列,让其拥有占用CPU执行的资格。epoll_wait()的返回值是int类型,返回的是就绪的socket的数量/发生错误,-1表示发生错误。

epoll的参数有传入一个epoll_event的数组指针(作为输出参数),在调用epoll_wait()返回的同时,Kernel内核还会将就绪的socket列表添加到epoll_event类型的数组当中。

关于fd_set结构体linux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数据运维技术 » 深入了解fd_set结构体在Linux中的使用方法 (fd_set结构体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