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数据库更底层设计 (数据库 更底层)

作为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之一,数据库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对于许多开发者来说,对于数据库更底层的设计细节还是一片模糊。本文将会深入探讨数据更底层设计的相关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数据库工作原理和性能调优。

一、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数据库的存储结构一般分为三层:物理存储层、逻辑存储层、和数据操作接口层。

1.物理存储层

物理存储层,也叫磁盘存储层,它是负责数据的物理存储的。根据数据库的类型不同,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两种方式:

(1)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Oracle等)

关系型数据库中的物理存储层,一般就是以磁盘上的文件形式存在。在磁盘上,数据被分为若干个数据页(或数据块),这些数据页就是对数据进行操作的最小单元。

(2)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Redis等)

非关系型数据库中的物理存储层,一般以特定的数据结构作为基本存储单元,比如MongoDB中的文档、Redis中的字符串和哈希表等。

2.逻辑存储层

逻辑存储层,也叫虚拟存储层,是在物理存储层之上,为数据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抽象。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把物理存储层的若干个数据页组成统一的逻辑数据结构。

(1)关系型数据库中的逻辑存储层

对于关系型数据库中的逻辑存储层,其主要由表、索引等结构组成。这些结构不仅提供了高层次的数据抽象,还方便了对数据的查询和维护操作。

(2)非关系型数据库中的逻辑存储层

在非关系型数据库中,逻辑存储层通常以文档、、哈希表等虚拟结构形式出现。这些虚拟结构不仅可以为数据提供方便的高级结构操作接口,而且可以满足数据结构的多样性需求。

3.数据操作接口层

数据操作接口层,是数据库系统统一的操作接口。用户通过这个接口来进行各种数据库的操作,如增删改查等。一般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操作接口包括:SQL命令解析器、缓存机制、查询优化器等。

二、数据库索引的实现原理

数据库索引是数据库查询和更新性能优化的重要手段。在索引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快速地定位到所需要的数据。数据库索引的实现原理通常有以下两种:

1.B树索引

B树是一类平衡多路搜索树,能够在O(log n)时间内查找记录。

B树索引的基本实现是:将数据存储在一棵树上,这棵树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存储页,而节点上存储的值则用于区分该页存储的数据。通常,每个节点会存储关键词、数据定位路径和子节点路径信息。当查询时,将会从根节点开始搜索,直到找到关键词匹配的数据页。

B树能够平衡分布结点,这让B树的查询效率极高。每次查询数据时,B树索引只需要找到匹配的数据页所在的节点,然后就可以直接读取数据。

2.哈希索引

哈希索引的基本实现是: 将数据存储在哈希表中,任何一个数据记录的查询和修改,都是通过哈希函数获得数据在哈希表中的位置,从而获取数据。

哈希索引与B树索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支持通过范围查询获取数据。由于哈希函数不可逆,当需要查询多个数据时,必须通过多个哈希函数再次查询。因此,在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哈希索引会表现出严重的性能瓶颈。

三、数据库锁的实现原理

在数据库系统中,锁是一种管理事务之间并发控制的机制。锁能够保证事务的隔离性,确保在并发环境下进行事务操作的正确性。

在数据库系统中,一般数据库锁的实现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1.悲观锁

悲观锁是指当我们每次读写数据的时候,都会悲观地认为还会有其他的事务在同时操作这个数据。因此,悲观锁的基本思想是,在执行查询或修改操作之前,先尝试获取数据行上的锁,预防其他事务对该数据行进行操作。

在实现悲观锁时,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行级锁

行级锁是指对数据库表中的某一行进行锁定。当事务需要对这一行进行修改时,系统会先尝试获取行级锁,如果获取不到,就意味着其他事务正在进行相应的操作。

(2)表级锁

表级锁是指对数据库表中的整个表进行锁定。当事务需要对这个表进行修改时,系统会首先尝试获取表级锁,以保证其他事务无法同时对这个表进行操作。

2.乐观锁

相对于悲观锁而言,乐观锁则要更加自信。乐观锁的基本思想是,假定并况下的数据操作仅仅是个别的例外情况。

在实现乐观锁时,一般都要求数据表中有一个版本号(或时间戳)字段,每次在进行数据更新时,就会同时更新版本号或时间戳字段。此时,如果其他事务以旧版本的数据进行修改,则会返回操作失败的提示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乐观锁一般都是通过CAS(Compare And Swap)操作实现的。CAS是一种基本的并发操作原语,可以在不使用锁的情况下实现并发控制。

四、数据库优化的要点

无论是在互联网公司还是IT团队内,数据库优化都是必须重视的事项。优化能够提高数据库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从而为用户和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库的优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调整服务器硬件配置

在考虑优化数据库之前,首先要了解目标环境的硬件配置。无论是服务器的CPU、内存还是磁盘空间,在优化过程中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2.优化SQL语句

在活跃的应用场景中,缩短SQL执行的响应时间对于提高数据库性能至关重要。在优化SQL查询性能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尽量避免全表扫描:全表扫描是一种相对缓慢的操作模式,应尽可能地避免使用。

(2)合理创建索引:索引可以加速查询操作,但也会对数据库写入操作的性能产生影响,因此要慎重创建。

(3)避免使用“”、NOT IN等操作符:这些操作符一般都涉及到全表扫描,非常耗时。

3.合理优化系统参数

在优化数据库性能时,合理调整系统参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包括IO大小、更大连接数、线程数、缓存大小,都有可能对数据库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

4.合理调整缓存

在优化数据库性能时,合理调整缓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包括数据缓存、连接缓存、缓存池等。

五、数据库开发与使用的一些建议

在实际的数据库开发和使用中,还需要遵循以下一些建议和良好习惯:

1.合理设计数据库结构

在设计数据库结构时,一定要遵循范式设计的原则,避免数据冗余和不一致等情况。每个表的主键和外键等也需要加以设计,确保数据表之间的关系可以清晰地反映在数据库逻辑结构中。

2.优化查询语句

在开发的过程中,要避免使用不必要的SQL语句,应尽可能地降低SQL的执行频率,并对高频率SQL进行优化,提高交互数据的响应速度。

3.防范SQL注入攻击

与其他类型的Web应用安全问题一样,SQL注入攻击是需要防范的。程序中应该加入相应的预处理机制,避免外部恶意注入数据。

4.避免在数据库中存储敏感数据

涉及到用户隐私和商业秘密等敏感数据,应尽量避免在数据库中存储。这些信息更好加密存储或者在存储时使用加密密钥。

本文深入探讨了数据库更底层设计的相关知识,从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到数据库索引、锁和优化,再到开发和使用的建议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视角。在今后的数据库开发和维护过程中,读者可以根据文章提供的思路和建议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挖掘,以提高数据库的质量和效率。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什么是底层的数据库开发

必然包括

* 存储引擎

* 索引

* SQL执行器,优化器

可能包括

* 集群

* 列存储

* 并行

计算机中的层次结构,处于更底层的是什么

计算机系统具有层次性,它由多级层次结构组成。从功能上计算机系统可分为五个层次级别:之一级是微程序设计级。这是一个硬件级,它由机器硬件直接执行微指令。第二级是一般机器级,也称为机器语言级。它由微程序解释机器指令系统.这一级是硬件级。第三级是操作系统级,它由操作系统程序实现。这些操作系统由机器指令和广义指令组成,这些广义指令是操作系统定义和解释的指令。这一级也称混合级。第四级是汇编语言级。它给程序人员提供一种符号形式的语言脊没,以减少程序编写的复杂性。这一级由汇编程序支持执行。第五级是高级语言级。这是面向用户为编写应用程序而设置的。这一级由各种高级语言编译程序支持。除之一级外,其他各级都得到它下面各级亮慧的支持,同时也得到运行在下面各级上的程序的支持。之一级到第三级编写程序所采用的语言,基本是二进制数字化语言,机器容易执行和解释。在第四、五两级编写程序所采用的是符号语言,用英文字母和符号来表示程序,因而便于大多数不了解硬件的人们使用计算机。层次之间的关系紧密,上层是下层功能的扩展,下层是上层的基础,这是层次结构的一个特点。层次结构的另一个特点是,站在不同的层次观察计算机系统,会得到不同的概念,。例如,程序员在第四层看到的计算机是高级语言机器:系统操作员将第三层看作一个系统级的资源;而硬件设计人员在之一、二级看到的是计算机的电子线路。层次划分不是绝对的。机器指令系统级与操作系统级的界面,又称硬、交樱键纳界面,常常是分不清的,它随着硬化和硬件软化而动态变化。操作系统和其他系统的界面,也不是很清楚的,例如,数据库也部分地起到了操作系统的作用。此外,某些常用的带有应用性质的程序,既可以划归为应用程序层,也可以划归为系统层。

关于数据库 更底层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数据运维技术 » 深入理解数据库更底层设计 (数据库 更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