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ArchLinux下关闭X窗口? (archlinux关闭x窗口)

ArchLinux是一款流行的Linux操作系统,它提供了灵活性和可定制性,同时也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操作系统的特点。其中一个就是如何在ArchLinux下关闭X窗口。

X窗口是Linux系统中图形用户界面的核心组件,它使得用户可以通过鼠标和键盘进行交互。然而,当您需要进行一些像调试或者安装驱动等命令行操作的时候,您可能需要关闭X窗口。下面是一些在ArchLinux下关闭X窗口的方法:

方法一:使用控制台

在ArchLinux中,您可以使用控制台界面来关闭X窗口。按下Ctrl + Alt + F2键来进入控制台界面。然后,输入您的用户名和密码来登录系统。

接着,在控制台界面输入以下命令来关闭X窗口:

$ sudo systemctl stop lightdm.service

该命令会停止lightdm服务,这是ArchLinux中的一个常用桌面环境。如果您使用其他桌面环境,您需要使用相应的服务名称来替代lightdm.service。

在关闭X窗口后,您将回到纯控制台界面。

方法二:使用命令行

另一种关闭X窗口的方式是在命令行中使用xinit命令来启动一个新的X会话,然后再关闭它。这个方法适用于不使用桌面环境的用户。

使用如下命令来启动一个新的X会话:

$ xinit

这会将您带到一个新的X窗口界面。在这个界面中,您可以执行您需要的命令行操作。当您需要关闭X窗口时,按下Ctrl + Alt + Backspace组合键即可。

方法三:使用Kill命令

您可以使用Kill命令来结束X窗口进程。为了执行这个命令,您需要知道X会话的进程ID。

使用下面的命令来查找X会话的进程ID:

$ ps ax | grep Xorg

您会看到一系列的进程列表,其中Xorg进程是X窗口的核心组件。在该列表中查找Xorg进程的PID,然后使用kill命令结束它:

$ sudo kill PID

其中PID是您找到的Xorg进程的进程ID。

在ArchLinux下关闭X窗口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过程,您可以选择使用控制台、命令行或者Kill命令完成。这些技巧对于需要进行一些像调试、安装驱动等命令行操作的用户来说非常有用。如果您是ArchLinux的初学者,这些技巧也是了解操作系统的一个好方法。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Linux系统如何进入桌面?

LINUX系统进入桌面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电脑,开机之后会看到桌面上的登 录界面,输点击如图标示位置进入下一页面。

2、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密码点击“登 录”,完成登 录,进入下一页面。

3、桌面版即可进入到桌面页面了。

4、如开机之后是命令模式,多半是服务器版,需要手动输入用户名、输入密码后登 录,如下图。

5、登录后会提示”$”,说明已经进入到服务器桌面,而不是图形桌面,如下图。

6、如要进入图形桌面,需要继续输入“sudo init5”,输入密码。

7、输入完成后,就可以进入到桌面了。

1、先调变量到中文:lang=zh-cn

2、然后再启动startx,或者init 5,设置就行了。

3、如果想直接进入X界面,就在setup里边配置加载!

加载X界面,会占用很多资源,一般做服务器都不加载这个界面!

4、安装Linux的时候,安装的是什么界面的程序?如果就没有安装装KDE包,当然无法加载。

5、现在启动的是文本多用户界面吧,应该是3模式,图形界面是5模式。你可以从3模式下登录,然后输入“init 5”直接进入图形模式,此时输入用户名密码即可。

6、安装有图形界面的情况下,启动linux在终端下输入:startx 即可进入X11的图形操作界面。

如果希望每次都自动进入xwindos。。 修改inittab文件。 vi /etc/inittab 找到id:3:initdefault:这行 按i进入编辑模式,将3改为5。 按esc退出编辑。 输入 :qw —输入包括“:” 如果希望每次都自动进入多用户模式,改为:

id:3:initdefault: 有下几种模式: # 0 – hal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 1 – Single user mode //单用户模式

# 2 – Multiuser, without NFS (The same as 3, if you do not have networking) //多用户模式,没有网络文件系统

# 3 – Full multiuser mode /完全多用户模式

# 4 – unused

# 5 – X11 //窗口模式

# 6 – reboo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1、用startx命令(前提是你已经按装了图形界面)。

2、开机自启动:

也可以修改/etc/inittab。

的这行 3代表 字符。

5代表 图形界面。

修改后保存。

然后重启 reboot 就进入图形界面。

3、另外linux本身没有图形界面,linux现在的图形界面的实现只是linux下的应用程序实现的。

你好,你打字的是一个命令行的窗口,我理解你想看到的类似windows桌面的那个东西。

也可以直接在命令行输入:startx直接进入X界面也行,或者

init 5也可以直接进入系统桌面。

进去后可以绑定快捷键来执行命令,你可以在系统设置里面(如Ubuntu)设置快捷键或者Slackware的Xfce桌面也是可以设置快捷键的,Archlinux的LXDE桌面都是可以自己设置快捷键的。设置好后就可以进行快速的操作了、、、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按ALT+CTRL+F7切换到图形界面(Linux实体机)

如果是VMware虚拟机安装的Linux系统,则切换到图形界面的时候需要以下操作:

按下ALT+CTRL+SPACE(空格),ALT+CTRL不松开,再按F7。如此即可切换到图形界面。

在Linux中一般有ALT+CTRL+F1—-F6为字符终端(字符界面),ALT+CTRL+F7为图形界面。不同的发行版本可能有一些差别,但切换方法都是一样的。自行测试,便可知道哪些是字符终端,哪些是图形界面。

如果在Ubuntn以命令行模式启动,在字符终端想回到图形界面只需以下命令:

$startx

如果在Redhat以命令行模式启动,在字符终端想回到图形界面,也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init 5

archlinux安装包多大 最小化精减安装的步骤要点

一、基本系统安装

这次在正式进入安装之前,我故意先试了一下:

pacstrap -i /mnt base

有意使用了-i参数,就是想看看base到底会装多少东西,结果base共会装124个包。取消安装,使用下面的定制安装将只安装87个包,大小会小很多。

pacstrap /mnt bash file filesystem vi dhcpcd pacman linux procps-ng systemd-sysvcompat shadow sed

以上,sed不是必须的,不过要使用中文编码的话,还是得安上,不然后安完后是英文系统,执行locale-gen时会报错。

此外,vi也不是必须的,有人更喜欢用nano;dhcpcd也不是必须的,如果有其它的联网方式,可按自己使用的方式改。

二、图形界面与应用程序安装:

以下,一次性将要安装的东西全部安装到位:

pacman -S xorg-server xorg-xinit openbox wqy-zenhei wqy-microhei xterm fcitx xf86-video-你的显卡 tint2 ntfs-3g firefox firefox-i18n-zh-cn gpicview alsa-utils unrar unzip pcmanfm xarchiver geany ttf-dejavu volwheel netctl wpa_supplicant scrot

1、如果字体不使用文泉驿正黑,只使用微米黑,系统还能再小一些,但可能个别不常见的字无法正常显示出来。我建议只安正黑,不安微米黑,真正使用时,字体美观差异很小,而且正黑的字库比微米黑全一些。不过如上步骤中,我还是将微米黑给安上了。

2、状态栏使用了tint2,这是我再三比较与权衡后的选择,其它状态栏要搜哗么不轻量,要么配置不易,要么不够美观。比较而言,tint2确实是更佳选择。当然,如果配置好常用程序的openbox快捷键,其实完全可以不用状态栏,如此系统还能更小些。

3、关于窗口管理器,前段时间我又试了awesome与平铺式的dwm。平铺式虽然更轻量,配置好了使用起来效率确实更高,但确实不如openbox用起来顺手,而且几个有名的平铺式窗口管理器似乎开发都处于停滞状态;此外,我甚至试了直接用Compiz为窗口管理器,美观倒是美观,就是太不轻量了,基本没有实用性。

4、资源管理器用了pcmanfm,可选的替代品很多,如果使用vifm为资源管理器可更轻量,同时可使用feh生成桌面背景,但vifm配置起来有些麻世拆行烦,特别是其对文件的预览功能,感觉不如同类型的ranger功能强大,ranger无论是使用还是配置都很方便,但ranger完全安装有80多MB, 作为一个运行于命令行下的资源管理器,这大小实在有些吓人,所以还是选择了pcmanfm为管理器。不过,做为作业环境,如果不在意系统大小的话,ranger确实是个值得大力推荐的管理器。

5、以我目前能用到的程度,vim的功能还是太强大了,我日常的文本操作用vi就已足够,所以没装vim,只装了vi。脚本编辑与程序编写,则由geany完成。

6、xarchiver可不安,直接从命令行使用unzip与unrar即可,但装一个,图形界面下方便一点点。

7、字体文件ttf-dejavu现在成了非装不可,不然xterm下,英文字符之间的空隙会太宽,不美观。说到xterm,其实主要的问题就是字符大小与间距的问题,如果不使用xterm,则可不安ttf-dejavu字体,例如,安装lxterminal为终端,就没有字符显示方面的问题,同时可少安装一个字体,系统还能再小些。

8、状态栏上的音量控制器,现在我御磨用volwheel,它是比volumeicon更小巧的音量控制器(volumeicon会安装上一大堆关联文件),同时记得修改openbox的autostart文件,将volwheel & 加入到启动项中。

9、笔记本上管理无线网络的连接,现在我使用netctl与wpa_supplicant,这两个东西比使用networkmanager的关联文件少很多,虽然networkmanager用起来更方便些,但我需要小巧与轻便。台式机没有无线只能用有线,则安装一个dhcpcd就行,如果有固定IP,则连dhcpcd也可省略,直接手工配置好网络连接即可。

10、由于浏览器使用的是火狐,所以安装flashplugin成了必须,这个东东个头也太大,但不得不装。其它浏览器与火狐相比,大小差不了多少,而未必好用。

11、用scrot抓图,所以也将这个东西装上。

12、以上安装中,没有装slim之类的启动管理器。要进入图形界面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直接登录字符界面,然后运行startx,另一种是,将starx写入到登录自启动项中,只要从字符界面登录,则自动启动startx进入图形界面。我采用的方法就是后面这种,即,直接在用户目录下修改“.bash_profile”文件,在其末尾加入一行代码:

> && exec startx

即可实现登录后自动进入图形界面。

三、几个配置:

1、配置无线网络:

由于已经安装了netctl与wpa_supplicant,所以在root下直接自动生成无线连接的配置文件:

wifi-menu -o

进入文件所在的文件夹看一眼:

cd /etc/netctl/

ls -a

已自动生成了一个名为wlp2s0-MERCURY_60A232的配置文件。

以下,将文件备份一个,同时顺手将文件名改一改,去掉文件名中的“—”线,不然今后运行时会有点问题:

cp wlp2s0-MERCURY_60A232 /etc/netctl/wlp2s0MERCURY60A232

接下来,用netctl将配置文件设为开机自动连接无线网:

netctl enable wlp2s0MERCURY60A232

如前所述,无线连接没有使用networkmanager,networkmanager虽然方便,但关联文件多了点,不轻便。

2、openbox快捷键的配置:

前段时间我觉得使用dmenu作为程序的启动器很方便,结果在将dmenu配置到openbox的rc.xml文件的过程中突然想到,我平时需要使用的程序本来就不多,不如直接在rc.xml文件中将我要用的程序直接配置置为用快捷键启动,不就可以不再使用dmenu了吗?所以我又将dmenu删掉了。

现在我在openbox的rc.xml中配置的快捷键有:

A+P,启动pcmanfm资源管理器;

A+F,启动Firefox火狐浏览器;

A+X,启动xterm命令行工具;

A+V,在xterm下启动VI编辑器;

A+G,启动geany文本与脚本编辑器;

其它的快捷键就都保持系统的默认。

四、安装完毕之后可删的东西

为了保证系统的“小巧”,安装完毕之后有一大堆其实我们根本用不到的东西在系统中,这些东西我们完全可以删掉。以下举几个主要的可删的东西:

1、最初安装之时我使用的是定制安装,系统根本没有安装man程序,所以不能在命令行下使用man查看命令的帮助文件,那么,man目录就可删:

rm -rf /usr/share/man/

2、未安vim,所以系统默认的vim目录也可删:

rm -rf /usr/share/vim

3、只有有线没有无线的,可删掉无线的模块文件

rm -rf /usr/lib/modules/3.17.6-1-ARCH/kernel/drivers/net/wireless

4、用户家目录下的临时文件,皆可删:

rm -rf /home//用户名/.local/

rm -rf /home//用户名/.mozilla/*

rm -rf /home//用户名/.adobe/*

rm -rf /home//用户名/.cache/*

rm -rf /home//用户名/.thumbnails/*

5、删掉用不着的一些“本地化”脚本库

rm -rf /usr/lib/perl5/core_perl/auto/Encode/TW

rm -rf /usr/lib/perl5/core_perl/auto/Encode/KR

rm -rf /usr/lib/perl5/core_perl/auto/Encode/JP

……

6、备份几个本地化配置文件到/home/ddd/

cp -r /usr/share/locale/zh_CN /home/ddd/

cp -r /usr/share/locale/en_US /home/ddd/

剩下的全删:

rm -rf /usr/share/locale/*

然后把备分的拷贝回去:

cp -r /home/ddd/* /usr/share/locale/

删掉备份目录:

rm -rf /home/ddd

7、还有一些可删的东西 ,例如用不着的字体文件、内核启动时要调用而本地机上根本就没有的硬件模块文件等,删这些东西就看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了。

关于archlinux关闭x窗口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数据运维技术 » 如何在ArchLinux下关闭X窗口? (archlinux关闭x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