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RAID硬盘数? (raid 硬盘数)

RD(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是一种用于数据存储的技术,而RD硬盘数则是决定RD存储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正确选择RD硬盘数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安全性和读写性能。但是,对于新手来说选择RD硬盘数并不容易。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选择RD硬盘数。

1.理解RD的级别

在选择RD硬盘数之前,我们需要了解RD的不同级别。RD的不同级别具有不同的数据安全性和读写性能。下面是一些常见的RD级别:

RD 0:将数据分成块并在多个硬盘上存储,提高读写性能。该级别没有冗余备份,因此不具备数据安全性。

RD 1:也称为镜像。每一个硬盘都有另一个精确的镜像,将同样的数据同时存储在两个硬盘上,提高了数据安全性,但是对于读写性能并没有显著提高。

RD 5:该级别需要至少三个硬盘。它将数据块存储到所有硬盘上,同时添加冗余校验信息,保证数据安全性。该级别的读写性能相对较好。

RD 6:与RD 5类似,但是添加了额外的冗余信息,提高了数据安全性,需要至少四个硬盘。

RD 10:也称为RD 1 + 0,需要至少四个硬盘。它将数据复制到两个硬盘上,并在每个硬盘上创建一个RD 0阵列,提高了读写性能和数据安全性。

2.考虑读写性能需求

我们需要根据实际读写需求来选择RD硬盘数。如果您需要高读写性能,那么选择RD 0或RD 10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如果仅需一般性能,则选择RD 5或RD 6即可。

3.考虑数据安全性需求

数据安全是任何一个存储方案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对于必须要高度安全保护的数据,选择RD 1、RD 5或RD 6会更为合适。如果您需要更高的安全性保障,那么RD 6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

4.考虑存储容量需求

RD的不同等级存在不同的存储容量,选择适当的RD硬盘数也可以满足存储容量需求。总容量取决于硬盘数量和大小。RD 0和RD 10提供更大的存储容量,RD 1和RD 6则提供最小的存储容量。

5.管理和可维护性

RD 0和RD 1是最简单的RD级别,易于管理和维护。而RD 5和RD 6则需要更多的维护和管理。对于对数据安全和稳定性有较高需求的用户,可以选择RD 5或RD 6,并进行定期维护。

RD是一种强大的数据存储技术,选择正确的RD硬盘数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数据安全性和读写性能。在选择RD硬盘数时,应该根据实际读写需求、数据安全性需求、存储容量需求以及可维护性等考虑因素进行决策。同时,要时刻记得备份数据,以便在意外故障发生时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一个raid5中可以有多少个硬盘

raid5需扰袭要3块硬盘,raid5把数据和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其中任意N-1块磁盘上都存储完整的数据,也就是说有相当于一块磁盘容量的空间用于存储奇偶校验信息。因此当raid5的一个磁盘发生损坏后,不会影响数据的完整性,从而保证了数据安全。当损坏的磁盘被替换后,raid还会自动利用剩下奇偶校验信息去重数简建此磁盘上的数据,来保持raid5的高可靠性。—–借缓毕兄鉴于 电子数码分类达人 陆祥钰

最少3块,多可以无数。

raid5一块盘存多少数据

RAID 5是一种磁盘阵列存储技术,通常至少需要三块硬盘驱动器。其中两块硬盘用来存储数据,另一块硬盘则用来存储校验信息(奇偶校验码)。因此,RAID 5的有效存储容量为n-1块硬盘的容量之和,其中n为RAID 5中使用的硬盘数量。

假设每个硬盘容量为x,则一个由n块硬盘构渣橡成的RAID 5阵列的总容量可以表示为(x * (n-1)),因为其中一块硬盘用于存储奇偶校验码,不如缓旁是数据存储区域。

例如,如果RAID 5使用4块1TB硬盘,则RAID 5阵列的总容量为3TB(1TB*(4-1)=3TB),其中3TB用于数据存储,1TB用于存储奇偶校验码。

需要注意的是,RAID 5需要至少三块硬盘才能运行,而且在其中任意一块硬盘发生故障时,RAID 5阵列将进入不稳定状态。因此,RAID 5阵列需要使用热备份硬盘或固态哪镇盘进行备份,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raid 对磁盘数量的需求

至少要两块硬盘才可以组RAID,无论你是要组0还是1都是要两块硬盘以上,这个就要看你组成怎么样的RAID,现在的单位用R1+5的比较姿扮做多,R0 :2块、R1:2块、R0+R1: 4块、R3 ?R5 ?:3块、R0+R5 :6块、R1+R5:6块。打个比方,如果我想要组建R0+R1,R0,最少2块,那么再上面就是4块,是成对的增加的R0+R1最少4块,那么再加就是要6块了,如果要说2的倍数,那可以当作迹衡是一个缺禅公式。

不同的磁盘阵列方式对硬盘数量要求不同。

1、RAID 0

RAID 0是最早出现的RAID模式,只需要2块以上的硬盘即可,

2、RAID 1

RAID 1称为磁盘镜像,原理是把一个磁盘的数据镜像到另一个磁盘上,也就是说数据在写入一块磁盘的同时困信坦,会在另一块闲置的磁盘上生成镜像文件,在不影响性能情况下更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上,只要系统中任何一对镜像盘中至少有一块磁盘可以使用,甚至可以在一半数量的硬盘出现问题时系统都可以正常运行,当一块硬盘失效时,系统会忽略该硬盘,转而使用剩余的镜像盘读写数据,具备很好的磁盘冗余能力。虽然这样对数据来讲绝对安全,但是成本也会明显增加,磁盘利用率为50%,以四块80GB容量的硬盘来讲,可利用的磁盘空间仅为160GB。另外,出现硬盘故障的RAID系统不再可靠,应当及时的更换损坏的硬盘,否则剩余的镜像盘也出现问题,那么整个系统就会崩溃。更换新盘后原有数据会需要很长时间同步镜像,外界对数据的访问不会受到影响,只是这时整个系统的性能有所下降。因此,RAID 1多用在保存关键性的重要数据的场合。

RAID 1主要是通过二次读写实现磁盘镜像,所以磁盘控制器的负载也相当大,尤其是在需要频繁写入数据的环境中。为了避免出现性能瓶颈,使用多个磁盘控制器就显得很有必要。

3、RAID0+1是RAID0与RAID1的结合体。RAID0+1要在磁盘镜像中建立带区集至少4个硬盘。

4.RAID2:带海明码校验

  从概念上坦春讲,RAID 2 同RAID 3类似, 两者都是将数据条块化分布于不同的硬盘上, 条块单位为位或字节。然而RAID 2 使用一定的编码技术来提供错误检查及恢复。这种编码技术需要多个磁盘存放检查及恢复信息,使得RAID 2技术实施更复杂。因此,在商业环境中很少使用。下图左边的各个磁盘上是数据的各个位,由一个数据不同的位运算得到的海明校验码可以保存另一组磁盘上,具体情况请见下图。由于海明码的特点,它可以在数据发生错误的情况下将错误校正,以保证输出的正确。它的数据传送速率相当高,如果希望达到比较理想的速度,那更好提高保存校验码ECC码的硬盘,对于控制器的设计来说,它又比RAID3,4或5要简单。没有免费的午餐,这里也一样,要利用海明码,必须要付出数据冗余的代价。输出数据的速率与驱动器组中速度最慢的相等。

  6 、RAID3:用户必须要有三个以上的驱动器。

  7、RAID4:带奇偶校验码的独立磁盘结构

  RAID4和RAID3很象,不同的是,它对数据的访问是按数据块进行的,也就是按磁盘进行的,每次是一个盘。在图上可以这么看,RAID3是一次一横条,而RAID4一次一竖条。它的特点和RAID3也挺象,不过在失败恢复时,它的难度可要比RAID3大得多了,控制器的设计难度也要大许多,而且访问数据的效率不怎么好。

  8、RAID5: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磁盘结构

  从它的示意图上可以看到,它的奇偶校验码存在于所有磁盘上,其中的p0代表第0带区的奇偶校验值,其它的意思也相同。RAID5的读出效率很高,写入效率一般,块式的集体访问效率不错。因为奇偶校验码在不同的磁盘上,所以提高了可靠性。但是它对数据传输的并行性解决不好,而且控制器的设计也相当困难。RAID 3 与RAID 5相比,重要的区别在于RAID 3每进行一次数据传输,需涉及到所有的阵列盘。而对于RAID 5来说,大部分数据传输只对一块磁盘操作,可进行并行操作。在RAID 5中有“写损失”,即每一次写操作,将产生四个实际的读/写操作,其中两次读旧的数据及奇偶信息,两次写新的数据及奇偶信息。

  9、RAID6:带有两种分布存储的奇偶校验码的独立磁盘结构

  名字很长,但是如果看到图,大家立刻会明白是为什么,请注意p0代表第0带区的奇偶校验值,而pA代表数据块A的奇偶校验值。它是对RAID5的扩展,主要是用于要求数据绝对不能出错的场合。当然了,由于引入了第二种奇偶校验值,所以需要汪桐N+2个磁盘,同时对控制器的设计变得十分复杂,写入速度也不好,用于计算奇偶校验值和验证数据正确性所花费的时间比较多,造成了不必须的负载。我想除了军队没有人用得起这种东西。

  10、RAID7:优化的高速数据传送磁盘结构

  RAID7所有的I/O传送均是同步进行的,可以分别控制,这样提高了系统的并行性,提高系统访问数据的速度;每个磁盘都带有高速缓冲存储器,实时操作系统可以使用任何实时操作芯片,达到不同实时系统的需要。允许使用SNMP协议进行管理和监视,可以对校验区指定独立的传送信道以提高效率。可以连接多台主机,因为加入高速缓冲存储器,当多用户访问系统时,访问时间几乎接近于0。由于采用并行结构,因此数据访问效率大大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它引入了一个高速缓冲存储器,这有利有弊,因为一旦系统断电,在高速缓冲存储器内的数据就会全部丢失,因此需要和UPS一起工作。当然了,这么快的东西,价格也非常昂贵。

  11、RAID10:高可靠性与高效磁盘结构

  这种结构无非是一个带区结构加一个镜象结构,因为两种结构各有优缺点,因此可以相互补充,达到既高效又高速的目的。大家可以结合两种结构的优点和缺点来理解这种新结构。这种新结构的价格高,可扩充性不好。主要用于数据容量不大,但要求速度和差错控制的数据库中。

  12、RAID53:高效数据传送磁盘结构

  越到后面的结构就是对前面结构的一种重复和再利用,这种结构就是RAID3和带区结构的统一,因此它速度比较快,也有容错功能。但价格十分高,不易于实现。这是因为所有的数据必须经过带区和按位存储两种方法,在考虑到效率的情况下,要求这些磁盘同步真是不容易。

这个不是一句话能备州说清雀滚枝楚顷敏的,你可以看一下 :

现在的单位用R1+5的比较多

这种提问没有任何必要,百度百科里面搜索一下下RAID。很详细,看了有不懂的地方再问吧。

关于raid 硬盘数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数据运维技术 » 如何选择RAID硬盘数? (raid 硬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