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踩雷区读取锁定有风险吗(redis 读取锁定)

Redis 踩雷区:读取锁定有风险吗?

Redis 是一种高性能的 NoSQL 数据库,它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应用中,可以用于缓存、消息队列、计数器、任务队列等场景。在使用 Redis 时,大家都知道要注意其线程安全性,并进行加锁等措施。然而,在实际开发中,还是存在一些雷区,尤其是在读取锁定时,有些风险需要我们注意。

常见的 Redis 锁有两种:通用锁(lock),递归锁(recursive lock)。通用锁是最常见的一种,只要在需要加锁的代码块前后分别调用 acquire 和 release 方法即可。递归锁(也称为写锁)是在多线程环境下保证数据一致性的一种手段,Redis 通过 watch 和 multi 等命令来实现。

当我们使用 Redis 进行锁定时,通常都会使用以下命令来获取锁:

““

SET resource_name my_unique_identifier NX PX 30000

““

这个命令的含义是,在 Redis 的 key 名称为 resource_name 的键下设置一个值为 “my_unique_identifier” 的值,如果这个 key 已存在,则设置失败(NX 选项),同时给这个键设置一个过期时间为 30 秒(PX 选项)。这样我们就成功获取了锁。

但是,这种锁定方式存在一个风险。可以考虑以下情况:

1. 线程 T1 成功获取锁并在执行任务时消耗了大量时间。

2. 锁过期时间到,Redis 自动删除该 key。

3. 另一个线程 T2 获取了相同的锁。

4. 线程 T1 结束后,使用 DEL 命令执行我方进程释放锁的操作,但是该操作并没有生效,因为已经不存在该键了,于是 T1 领取的另外一些互斥资源被 T2 队列使用。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使用以下代码来保证当前线程在执行 DEL 操作之前确实拥有该键的所有权:

““

while (true) {

watch(resource_name);

if (get(resource_name) == my_unique_identifier) {

multi();

del(resource_name);

exec();

break;

}

unwatch();

}

““

这个代码的实现原理也很简单,就是使用 Redis 的 watch 命令来监控指定键名,如果键名的值变化,则整个事务会失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条件判断和 exec 命令来实现对于指定键名的删除。

想要消除 Redis 在读取锁定时可能存在的风险,需要我们采取小心谨慎的方法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要长期关注更新最新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不断提升 Redis 的应用水平和技术含量,让这个高性能 NoSQL 数据库真正发挥其最大价值。


数据运维技术 » Redis 踩雷区读取锁定有风险吗(redis 读取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