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之定时自动过期的背后原理(redis过期定时器原理)

Redis是当下流行的一款高性能的内存键值存储数据库,可以用于如缓存,消息队列等大量的场景。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候我们会有需求,需要一些内容变成定时自动过期,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Redis的定时自动过期的背后原理来实现。一般来说,Redis定时自动过期背后的实现原理有三种:

第一种,使用`EXPIRE`命令,REDIS中设置`key-value`结构过期时间,在指定时间后Redis会立即删除`key-value`。 适合某一特定key值的设置过期时间。

redis> SET mykey somevalue
OK
redis> EXPIRE mykey 10 //过期时间设置为10s
1
redis> TTL mykey //检查key的当前的剩余时间
(integer) 8

第二种是使用`EXPIREAT`命令,REDIS可以设置指定时间点后`key-value`结构自动过期,时间点可以填写该毫秒数中包含的时间戳:

redis> SET mykey somevalue
OK
redis> EXPIREAT mykey 1602981245 //指定毫秒后过期
1
redis> TTL mykey
(integer) 14

第三种定时自动过期的原理是运用客户端定时脚本,可以使用`lua`脚本作为定时触发,使用`EVAL`命令对某一设定的key进行访问,如果在访问的过程中发现当前key的有效时间已经超过该设置的定时时间,那么,就会根据指定的操作行为对key-value进行操作:

redis> EVAL "if redis.call('get','key') then return redis.call('del','key') else return 0 end" 0

使用redis定时自动过期可以使用`EXPIRE`,`EXPIREAT`和客户端定时脚本。只是使用哪种方法根据需求而决定,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只要了解其背后的原理,就可以更好的利用Redis来实现定时自动过期的需求。


数据运维技术 » Redis之定时自动过期的背后原理(redis过期定时器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