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探究:Linux内核源码剖析(linux内核源码剖析)

深度探究:Linux内核源码剖析

Linux是一款被广泛使用的操作系统,其成功离不开源码的公开,使得开发者可以深入了解该系统实现的机制和原理。本文将对Linux内核源码进行剖析,对于有兴趣深入研究内核的同学,可以借此了解更多内部实现细节。

一、内核代码结构

内核代码由多个文件和目录组成,其中包括驱动程序、系统调用等。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内核代码来了解内核的运行机制和子系统实现。下面是内核源码的基本目录结构:

./arch:包含与体系结构相关的代码
./block:块设备层代码

./crypto:加密代码

./Documentation:内核文档

./drivers:驱动程序

./firmware:包含设备支持的固件

./fs:文件系统的实现

./include:内核头文件

./init:初始化代码

./ipc:进程间通信代码

./kernel:内核主要代码

./lib:内核库函数和数据结构

./mm:内存管理代码

./net:网络代码

./samples:内核示例代码

./scripts:构建脚本

./security:安全模块

./sound:声音驱动程序

./tools:构建和调试工具

二、内核初始化

内核初始化是内核启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当系统启动时,从引导介质中加载内核后,系统将进行初始化。内核初始化的代码位于./init目录,其中会有一个名为init/main.c文件,下面是以init/main.c为主要参考的内核初始化流程:

1. start_kernel函数,包括硬件初始化完成后调用kernel_init_freeable函数,该函数初始化一些内核变量。
2. kernel_init_freeable函数,包括调用relocate_init函数,该函数重新定位内核代码。完成之后,进程就可以调用虚拟地址了。
3. 完成重定位之后,就从./init目录中调用所有初始化代码。
4. 设备和总线的初始化。
5. lockdep是锁依赖关系的简称,其目的是检测内核线程同步时可能存在的死锁以及竞争关系。
6. 运行定时器子系统。
7. 请求初始化,并启动子系统。
8. 子系统初始化完成之后,内核程序将转向用户空间,进入系统服务的处理阶段。

三、内存管理

内核的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内核的核心特性之一,其实现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内存的分配和释放、虚拟地址映射、页面替换及交换等。下面简单介绍下内存管理的实现机制:

1. 物理内存管理:用于管理非受限物理内存,这意味着可以分配任意大小的内存。
2. 内核对虚拟地址空间的管理:该机制负责内核和用户进程之间的交互和过渡。每个进程都拥有一个虚拟地址空间,这个空间的大小默认是4GB。
3. 页面替换:当物理内存资源不足时,内核会使用页面替换来减少内存占用。Linux使用了仿照BSD的分页算法LRU缓存页替换算法。
4. 虚拟存储:Linux内核提供了一组用户空间系统调用,可以使程序可以访问物理内存地址区间之外的变量、函数等。
5. 虚拟地址段:在内核初始化时,许多标准数据结构和全局映射就被初始化到虚拟地址空间的一个特定区域中。例如,开始的1GB内存映射到内核空间,并且连续4GB空间映射到用户空间。

四、系统调用

系统调用是Linux提供的一种mechanism(机制)来执行内核服务,用户进程通过系统调用来触发内核代码执行的过程。本质上来说,通过系统调用的实现,用户经过内核代码执行,用于保护内核资源和状态。 Linux内核的系统调用流程如下:

1. 用户进程通过sys_*库函数,执行中断指令(INT)来代表发起系统调用。
2. 在系统调用中断处理程序中,内核将调度到所请求的函数。
3. 如果系统调用函数成功执行,则函数将返回状态码(0表示没有错误),并且内核返回执行该调用的用户进程,从系统调用库函数中返回结果。否则它将返回错误码。

五、结语

Linux内核源码是开源的,没有官方手册或指南来组织或明确给出信息,因此它是同行学习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最佳源。在Linux内核中,内存管理、系统调用和进程管理等方面的实现机制非常重要。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内核中核心机制的实现,开发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


数据运维技术 » 深度探究:Linux内核源码剖析(linux内核源码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