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的时钟界面分析(linux时钟界面)

Linux系统提供了一个灵活的时钟架构,可以满足不同的实时应用程序和更新困难的内核模块的要求。时钟界面也被称为管脚,提供了现代多处理器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满足要求,不受处理器设置、操作系统版本或硬件之间差异的抽象界面。

时钟界面有两个非常重要而相互关联的部分:一是对时钟的硬件抽象,例如把80×86/PPC,ARM架构等计算机的时钟信号统一起来,以便调整,另一方面是实现时间的抽象,这一部分包括提供一个具有易于使用的接口来访问其中的时间,以便用户可以访问和控制系统的硬件时钟。

Linux的时钟框架基于三个部分,包括控制、模拟和实时单元。其中控制单元负责控制来自地址空间内硬件时钟的时间同步,模拟单元负责将其他时钟来源以及多处理器参数和模型抽象为一个单统一的时钟界面,实时单元负责控制时间点和定时被调用。

以下是一些Linux时钟框架的核心代码:

int sysfs_init (void)

{

struct kobject *kobj;

int retval;

kobj = kobject_create_and_add(“clock”, &(THIS_MODULE->mkobj.kobj));

if (!kobj)

return -ENOMEM;

retval = sysfs_create_group(kobj, &clock_attr_group);

if (retval) {

kobject_put(kobj);

return retval;

}

return 0;

}

通过上述代码,用户可以在/sys/clock目录下访问Linux时钟框架的相关信息,并可以使用这些属性来调整系统的时钟参数。

总的来说,Linux系统提供了一套灵活的时钟架构,它可以满足实时应用程序的要求,也可以解决处理器不同、操作系统版本不同等问题,从而提高系统性能和稳定性。


数据运维技术 » Linux下的时钟界面分析(linux时钟界面)